
木材的儲存方法主要分為干存法、濕存法和水存法,不同的方法適用于不同的情況和需求。以下是具體的儲存方法及其適用情況:
1. 干存法 :
定義 :將木材的含水率在短期內降低到25%以下,以防止菌、蟲繁殖,但這種方法不能完全防止干裂。
操作方法 :
剝皮:最好把木材剝皮后,歸成通風良好、易于干燥的層楞或捆楞。
堆放:楞高一般不超過2米,間距應少于楞高,以便于機械作業和通風。
防護措施:為減輕木材干裂,可采取粗剝皮、遮陰和端面涂料等措施。
適用情況 :適用于原木全剝皮或樹皮已損傷超過1/3的木材、加工用原木和直接使用原木。選擇地勢高、通風良好的場所堆放,并清除場內的枯枝、樹皮、木屑和腐木等雜物。
2. 濕存法 :
定義 :使木材保持較高的含水率(80%~120%),以避免菌、蟲危害和避免木材開裂。
操作方法 :
堆放:楞地結構采用密實楞,楞長在40米以上,楞間隔小,最好在1米左右。
環境:創造一種小雨氣候環境,限制菌、蟲的生命活動。
覆蓋:楞堆表面應盡量覆蓋一層細枝條或樹梢,保持原木邊材的高含水率。
適用情況 :適用于新采伐的木材和水運到現場的木材,要求保留樹皮。歸楞工作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,并有水源或有噴霧裝置的地方,可以使用噴水法。
3. 水存法 :
定義 :將原木浸入水中,以保持木材的最高含水率,防止菌、蟲危害和避免木材開裂。
操作方法 :
存放場所:利用流速緩慢的河灣、湖泊、水庫以及制材車間旁的貯水池等。
適用情況 :一般用于長期儲存,確保木材在穩定的高含水率環境中,防止干裂和菌蟲侵害。
建議
新伐木材 :最好采用濕存法,保持高含水率,防止干裂和菌蟲侵害,并在短時間內完成歸楞和覆蓋工作。
加工用木材 :如果需要短期儲存,可以采用干存法,迅速降低含水率,防止菌蟲繁殖。
長期儲存 :可以考慮水存法,確保木材在穩定的高含水率環境中,防止干裂和菌蟲侵害。
存放環境 :無論采用哪種方法,都應確保存放環境通風良好,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水直接淋濕。
通過以上方法,可以有效保護木材,延長其使用壽命和保持高質量。
木材干存法如何防止干裂?
濕存法適用于哪些類型的木材?
水存法如何確保木材免受菌蟲侵害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