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小規模納稅人轉為一般納稅人需要注意以幾個問題:
第一、計稅方式的轉換。小規模納稅人計稅方式為簡易計稅,征收率為3%(疫情期間征收率為1%),應納稅額=銷售額x征收率,而一般納稅人的計稅方式是一般計稅,應納稅額=銷項稅額—進賬稅額。所以小規模納稅人轉換為一般納稅人后盡量要增值稅專用發票、農產品銷售發票或者農產品收購發票等來抵扣銷項稅額。
第二、申報期限的變化。 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一般是按季度申報,但一般納稅人是按月申報,要按時申報,逾期申報的話會產生滯納金而且面臨稅務機關的處罰。
第三、開票稅率的變化。 小規模納稅人是按征收率來開具發票的,但一般納稅人是按適用稅率開具發票的,需要升級開票盤,并按正確的稅率開具發票。
第四、申報表的變化。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申報表比較簡單,附表相對比較少。但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申報表復雜,附表較多,有銷項稅額表、進賬稅額表等,需注意表間邏輯關系,要認真無誤填寫申報表。
第五、稅收優惠的變化。 小規模納稅人可以享受月銷售額不超過10萬(季度銷售額不超過30萬)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,但一般納稅人不能享受該優惠政策。 一般納稅人可以享受加計扣除、增量留抵退稅等優惠政策等。 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有很多不同,需要注意區分并填報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。
一般納稅人取得進項發票如何做賬?
1、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對外銷售貨物,通常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,但是貨物銷售給小規模納稅人或個人消費者,則要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?! ?/p>
2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普通發票,對于銷貨方是一樣的,都要按照不含增值稅的價款乘以17%的稅率,計算增值稅銷項 稅額。而收到增值稅普通發票的購貨方,是不能憑票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?! ∫话慵{稅人在收到普通發票后全額記入原材料成本: 借:原材料 貸:銀行存款(或應付賬款) 如果是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: 借:原材料 應交稅金---應交增值稅---進項稅額 貸:銀行存款(或應付賬款) 普通發票是指在購銷商品、提供或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,所開具和收取的收付款憑證。它是相對于增值稅專用發票而言的,即任何單位和個人在購銷商品、提供或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,除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開具和收取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之外,所開具和收取的各種收付款憑證均為普通發票。個人發票一般泛指個人開具的發票,多為普通手撕發票。
一般納稅人開出普通發票,其賬務處理和專票是相同的,都是借銀行存款等,貸主營業務收入和應交銷項稅等;發票對于銷售方而言不區分專票還是普票。 需符合以下條件: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;能夠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設置賬簿,根據合法、有效憑證核算,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。
Q1: 小規模納稅人轉為一般納稅人,賬務處理上有哪些主要變化?
A1: 哎呀,這個問題問得好!首先啊,小規模納稅人轉成一般納稅人,最大的變化就是增值稅的處理,小規模納稅人通常是簡易計稅,直接按銷售額乘以征收率交稅;而一般納稅人得用增值稅專用發票,進行進項稅額抵扣,會計科目也會更復雜些,比如要增設“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”等科目,細節多了,核算也更精細了。
Q2: 轉為一般納稅人后,原來的庫存商品怎么處理?
A2: 哎,這個問題也很關鍵!轉為一般納稅人后,原來的庫存商品要進行價稅分離,簡單說,就是把原來含稅的成本拆分成不含稅成本和進項稅額,比如你原來買的東西是含稅價,現在要按不含稅價入賬,多出來的部分就計入進項稅額,這樣,以后銷售時才能正確計算銷項稅額和抵扣進項稅額。
Q3: 一般納稅人賬務處理中,進項稅額抵扣要注意哪些事項?
A3: 哎呀,這個問題可重要了!得確保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合法有效的,別弄些假發票來,要注意抵扣時限,別過期了才想起來,還有啊,有些項目是不能抵扣的,比如購進的用于集體福利的貨物,這些得心里有數,別忘了定期核對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,確保賬目清晰,別出岔子。
Q4: 一般納稅人怎么做增值稅的月度申報?
A4: 哎,這個也是很多人頭疼的問題,其實步驟也不復雜:整理好當月的銷售收入和進項稅額,確保數據準確;填寫增值稅申報表,把銷項稅額、進項稅額、應納稅額等都填清楚;通過電子稅務局或者到稅務局現場提交申報表;根據申報結果按時繳納稅款,記得申報前先自查一遍,別漏了啥,省得來回折騰。